我与计算机的故事
东北师大仿制应用103计算机20年
阅读量:90 2024-02-06

转载自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  作者  徐祖哲


前言: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1958开始仿制苏联的M-3计算机(我国型号103计算机)。直到1970年仿制成功。这时,学校已经更名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运行到1978年,前后历经20年。

本文叙述的就是“吉师”这20年,引用的历史文件还是“吉林师范大学”的名称。不过,今日此名已经移主,所以文章题目要用“东北师范大学”,表达起来有点曲折。

中国的计算机应用是从103计算机开始的!东北师范大学高瞻远瞩成为这个创新队列中的一员!

东北师大的校名变迁与计算机专业

东北师范大学曾经更名,如今吉林师范大学另有所属!

1946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19487月,南迁吉林。

19497月定址于吉林长春。19504月更名东北师范大学

195810月,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

19782月,“吉师”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8月,恢复东北师范大学校名。今日,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正文开始:

一、计算数学、计算机专业的建立

东北师范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建立是从1956年开始启动的(上图红箭头代表时段)。

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全国称为"科学的春天",学术界一片活跃。当时东北师范大学邀请吉林大学徐利治教授(著名数学家,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向全校师生做访问英国、学习的报告。徐教授讲道: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将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列举了许多当时鲜为人知的科学事例,这次报告对数学系全体师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徐利治教授(1920-2019)

1958年年初,吉林师范大学(已更名)数学系党总支书记樊万清、副书记徐福臻提出了发展计算机专业的一整套设想:建立专业、培养技术人才、成立工厂。以徐福臻、金长泽、黄启昌、赵崇林等分别负责建立专业、研制模拟计算机和手摇计算机。·

1958年建立计算数学专业教研室(隶属数学系,两个专业在一起工作);585960级各调整一个5年制班级(其他专业为四年制)。19604月建立计算机专业,从数学系抽调一年级一个班(隶属数学系教研室主任徐福臻),学习电子学、脉冲技术、计算机原理等。之后专业拆分,计算数学教研室主任白玉山,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刘长欢。1962年专业停办;1973年恢复计算机教研室;

1961年春,由刘长欢、姜炫、程惟松、翟耀宗等主持的第一台汽车振动模拟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并成为当时吉林省科学成果展览会的重要展品。

1970年自行研制的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试机成功并投入使用;

1978年两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项

二、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103机借鉴了苏联的M3计算机的图纸,进行了修改和扩充,从材料选购到组装、调试,均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们自行完成。

1958年,在数学系应届毕业生中抽调翟耀宗、高珍、徐芳芝、裴锡灿、金义忠、申京浩、崔玉亭等提前参加工作,与刘长欢、姜哲炫、程松一起,着手"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从二年级抽调刘世庆、崔桐印、王淑兰、霍久明、许凤等15名同学,从事实验技术员工作。因为工作保密,大部分人为班干部,审查很严。1961年,研制工作下马,他们工作了一年,回到下一年级继续学习。

1962年,根据国家"调整巩固"方针,计算机专业下马。刘凤璞、刘长欢、姜哲炫、尹松柱、高珍、徐芳芝、金义忠、刘世庆、霍久明继续进行计算机的组装维护工作。

1965年,学校和数学系决定适度恢复计算机研制。再次启动103机的组装和分调,由于人员少,资金紧缺,历经一年到19667月完成分调,进入联调。

适逢文革,调机工作被迫中断。1968年,教学楼大门已经封闭。为了保护机器,刘长欢、姜哲炫两人守在机房看护机器,每到周五晚上,他们从窗户爬进机房给机器加电除潮。1969年冬季,教师奉命到农村插队落户。驻校军宣队负责人程锦恒等学校领导决定,保留计算机研制组的骨干教师,继续对计算机进行保护和维护,刘凤璞被下放农村,由刘长欢牵头组织维护工作。是年冬季,教学楼停烧暖气,由教师日夜轮流生火保温,安全度过严冬。

三、恢复时期及走向成熟的计算机专业

1970年后,学校恢复了数学系的电子计算机研究室,是年春季,恢复103机调机,将翟耀宗、丁有豫、崔桐印从农村调回学校,经过近8个月的连续日夜奋战。1970年国庆节前夕,103机终于第一次通过了联调程序,开始正式运行。

103机约两吨重,占地面积60多平方米,使用800多只电子管,2000多只二极管,总计12万多个焊接点,3万多枚磁心,功耗20KW,仅有1024个内存地址,机器所用元件全部国产化。运算速度由M3机的30次/秒提高到3000次/秒。

"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过程中,吉林师大不仅设备简陋,只有刘长欢、姜哲炫、翟耀宗、尹松柱、高珍、徐芳芝、金义忠、丁有豫、刘世庆等9位,最高职称为助教的教师。与中科院计算所、738厂无法相比,但却出现了奇迹。翟耀宗编写的"东方红"乐曲程序悠扬唱响,这在70年代的中国,是屈指可数的。'

“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主要研制人员:(左起)

1986年2月成立电子计算机系。(左起)高珍(原电子计算机系软件教研室主任)、刘长欢(原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姜哲炫(原电子计算机系党总支书记、硬件教研室主任)、翟耀宗(原电子计算机系副主任)

2006年7月,原计算机学院的老前辈(左起)刘长欢、姜哲炫、翟耀宗、高珍在认真讨论和修改计算机学院院史。

四、从计算机专业到计算机系

1973年,恢复计算机教研室。

19784月,由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报教育部,将计算机教研室更名为电子计算机研究室。

吉林师范大学因为文革损失十年的宝贵时间,在混乱艰难的环境里,计算机专业坚持教师职责,不停研发,培育学生,积存了前进动力。

1985年建立计算机科学本科专业,同年9月开始招生。

1986年2月,东北师范大学电子计算机系正式成立。

建系之初,共有教职员工34人,其中教师编制20人,实验技术和行政人员14人。教师最高职称为副教授。建系之初的教师有:刘长欢、姜哲炫、翟耀宗、高珍、崔桐印、周颜军、牛纪桢、吕英华、孙铁利、杨志强、李希春、潘伟、张国辉、曹烈、肖博宏、王辉、王忠民、李光枚、李晓颖、高雅丽。教学秘书王海芝。

建系当年,招收本科学生36人,研究生3人。从数学系计算机专业调整过来85级本科学生28人。到1986年底,全系共有学生67人。团支部书记李全。

建系第一个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工作人员李登科、李润敏、陈晨。

建系之初的计算机机房人员:蔡一枚、薛萍、李莉、刘霖、李雪梅、崔玉环、王延丽、张大平、王依群。

1986年9月7日,东北师范大学计算中心成立,挂靠电子计算机系。

五、数学系利用103机开展的科研项目:

吉林师大103计算机,从1970年开始运行,到1978年退役停机,工作近8年时间。使用时间不输工厂出厂产品,所取得的应用成果却非常突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专业人才,使学校的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具有了明确的科研方向。

在理论研究方面:以离散数学和应用代数为基础,结合软件的研究探讨。

在应用研究方面:以人工智能机研究为主,从汉字识别入手过渡到图像识别,并推广到生物、地理、化学、医药等方面的计算机普及应用。

姜哲炫、刘长欢、翟耀宗等开展军用计算机和水坝应力计算等研究工作。

姜哲炫、刘长欢主持承担的"弹导相机快门讯号专用电子计算机"项目,获得59181部队提供研究经费35万元;"'74-1'弹导相机快门控制专用机"59181部队、五机部研究经费12万元;

翟耀宗完成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计院"拱坝内力平衡分载法及电子计算机程序"研究;

数学系物理教学组的周笠与东北电力设计院人员合作完成了有关高压电线两杆之间最佳长度数值计算;

为长春市第四光学仪器厂完成了光学玻璃生产工艺设计计算;

为长春地质学院完成了东南亚地质结构分层计算;

为唐山发电厂完成了烟囱应力分析;

为吉林省建筑设计院完成了援外建筑的框架应力分析计算;

为吉林省林业勘测设计院完成了积材统计表和建筑土方计算手册;

为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拱坝内力平衡分载法"应用计算,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和吉林省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拱坝设计项目以水利电力部东勘测设计院提出的拱坝内力平衡分载法的数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一套完整的计算拱坝的程序系统,被列为水电部重点攻关项目。

59181部队设计制造的2台弹道相机专用计算机,能即时录取8台相机跟踪弹丸飞行中的时间坐标并即时打印。19731975年调机和现场实验取得成功,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和吉林省科学大会的重大科技成果奖。

承担水电部"拱坝设计的程序系统"任务,获全国科学大会和吉林省科学大会奖励。

教师们的诸多成果,都是源于电子管的103计算机。

东北师范大学原数学楼

一九六三年,吉林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五年制)全体毕业生与校系领导合影留念。倪平(三排右四)毕业留校计算数学教研室工作,孙家宸(四排左一)毕业留系工作。

一九六四年,吉林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廿一届(第二个五年制班)全体毕业生与系领导合影留念。三排左七,许凤(一九六年,负责带队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圆满完成了103计算机的四个大机柜的钣金加工制作任务)。

计算机界的人,几乎没有没吃过夜餐的。吉林师大参与计算机仿制的教师们,还记得当年加班的深夜吗?夜餐券是一种回忆,也是一件文物。

感谢李登克、蔡一枚、崔玉环、许 凤、白玉山、王荣秋、李佐锋、李学志老师提供了资料和照片。

资料:

中国103系列电子计算机50台用户清单:

1,103机 24台(738厂19台736厂5台)

2,DJS-1机16台(1961年后738厂生产);

3,DJS-3机6台(1965年3月738厂改型)

4,自制4台:

安徽师范学院 103机;

十五所113机(1963年11月鉴定);

北京电力设计院 DJS-3机;

吉林师范大学103机(1970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