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20年 第11期
计算机的卡类主要包括显卡、声卡、汉卡和防病毒卡等。
显卡
显卡,又称为显示适配器、显示接口卡,港台地区称之为显示卡,英文称呼很多,如video card、display card、VGA card等。
2D时代(1981—1994)
1981年,IBM的个人电脑上提供了两种显卡,一种是“单色显卡”(MDA),另一种是“彩色绘图卡”(CGA)。之后又陆续推出“大力士显卡”(MGA)、视频图形阵列(VGA)、超级视频图形阵列(SVGA)等,其中VGA后来成为了显卡的标准,把电脑带进了2D时代。这时显卡也从主板上分离并独立出来,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显卡。
VGA时代的代表是Trident 8900/9000系列显卡。在“2D大战”中,Trident败给了S3,S3 VirgeDX显卡已初步具备3D功能。
3D时代Ⅰ(1995—2001)
美国3dfx公司于1994年成立,一年后就石破天惊地推出第一款产品:Voodoo 1。这个3D图形加速卡的横空出世,将人类第一次带入3D的殿堂。1997年11月,Voodoo 2诞生,它成为了3D加速卡的标志,3dfx也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
就在3dfx看似固若磐石,如蝉一样在枝头高歌的时候,一只潜伏了很久的“螳螂”——英伟达(NVIDIA)盯上了它。
1993年,美籍华人黄仁勋在美国创办了英伟达公司,但其推出的第一和第二款产品NV1和NV2都不成功,后续的TNT系列才像炸药一样吞食着3dfx的领地。1999年8月,英伟达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性的产品GeForce 256问世,它是世界上第一款GPU,和Voodoo一样经典,并把自己推向了霸主的地位。
2001年1月,3dfx王朝轰然崩塌,被英伟达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在它“坐化升天”之前,向世界贡献了最后两款“绝唱”:拥有两颗芯片的Voodoo5 5500和怪兽级的Voodoo5 6000。
3D时代Ⅱ(2001年至今)
正当英伟达心满意得之际,比拼的大幕再次拉开,舞台上同时出现了两张黄色的面孔。
何国源出生于广东,童年贫寒,移居香港,大学毕业于台湾,后移民加拿大。1985年和另外两位移民在小镇车库里创办了ATI(冶天),1991~1999年推出了Mach家族四兄弟和Rage系列。2000年3月,ATI的第6代图形芯片改称为Radeon系列,第一张显卡Radeon 256(R100显核)成为ATI最成功的显核之一,2001年推出了R200。
改名之后,R100如利剑出匣,R200一飞冲天,R300则铸就了ATI的辉煌,它一跃超越对手,成为性能和市场的双重王者。R3XX/RV3XX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ATI到达了事业的高峰。
之后,ATI推出R350、R520等显卡,英伟达则推出NV40、G70等产品予以抗衡,直到2006年7月,AMD巨资并购了ATI。ATI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已成为历史,但依然在与英伟达不断地厮拼。
在3dfx等公司相继大放异彩的时候,其他厂商也不乏经典之作,如创新、帝盟、迈创、英特尔,以及大力神、艾尔莎、丽台、耕升、蓝宝石、七彩虹等,中国则有太阳花。图1是笔者收藏的显卡,从上到下分别为IBM Color Graphics、S3 Virge DX、Trident 8900、3dfx Voodoo1、NVIDIA GeForce 256、Intel740和ATI Rage Pro显卡。
声卡
1984年以前,计算机一直是个“闷声不响”的铁家伙,直到第一款魔奇声卡——ADLIB声卡问世,才让PC发出了声音。英国人开了个头,随后新加坡的创新公司(Creative Technology Ltd.)把声卡发扬光大。
ISA时代
20世纪80年代末,创新公司推出声霸卡(Sound Blaster),成为第一代多媒体声卡的代名词。这是一款真正的数字声卡,掀开了声卡历史新的一页,并一举成为业界标准。1992年,Sound Blaster 16的音质获得了飞跃式发展,甚至可以达到CD一样的效果。
1995和1996年,创新公司推出了AWE32和AWE64系列,其中AWE64 Gold的音质让人赞叹不已,树立了品质神话,号称ISA声卡之王。1998年,创新又推出一款巨作,即划时代的Sound Blaster Live!系列声霸卡,开创了一个新的王者时代,创新从此一统江湖。
一部声卡发展史,更像是创新的产品升级史。和显卡领域的各领风骚三五年不同,创新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ISA时代,它一直雄居声卡乃至多媒体技术的霸主地位。
PCI时代
创新公司虽然一枝独秀,但三大“绝顶高手”也紧随其后,穷追不舍。
帝盟被称为“南帝”,其经典之作有S70、S90、MX200等,以及铁粉们苦苦追寻的MX300+MX25。被称为“北丐”的雅马哈,以Yamaha 724最为经典。乌龟海岸(Turtle Beach)是美国的一家大牌、老牌,Santa Cruz是其代表作之一。图2是笔者收藏的部分声卡,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分别为创新Sound Blaster 16、AWE64 Gol、Sound Blaster Live!、帝盟MX300带子卡、Yamaha 724和乌龟海岸Santa Cruz声卡。
汉卡
90年代初期,电脑的主频很低,内存和硬盘的容量也很小。为了节省资源、提高速度,人们把汉字库和相关程序固化到EPROM中,以卡的形式插入计算机内,这就是汉卡。90年代中后期,电脑的软硬件已经支持汉字处理,汉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当年知名的汉卡有金山、晓军、巨人、四通、王码480等,它们都为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是联想汉卡,“联想”品牌即由此而来。图3是笔者收藏的部分汉卡,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为联想LX-PC、金山、巨人、方正和王码480汉卡。
汉字输入法与汉字存废之争
80年代前,汉字输入一直是使用计算机的一大障碍,甚至一度引发了汉字存废之争。
早在清末民初,西方人就主导了汉字拉丁化。“五四”时期,大批精英主张废除汉字,甚至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出台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几乎同时,“北拉派”在苏联开始了中国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这种思潮延续到50年代。70年代,计算机引入中国,废除汉字又开始了旧话重提;直到80年代,这股阴霾才逐渐散去。
五笔字型与大陆知识产权第一案
中国最早的汉字输入法,大概是1976年台湾朱邦复创制的仓颉输入法。八九十年代,大陆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则是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却几乎没有人愿意为之付费。
从1992年到1997年,王永民起诉了两家知名公司,王永民无一例外都是败诉。更荒唐的是,已付费者纷纷要王永民还钱,有的还反诉他,导致王永民的公司账户被封,经营停顿。
防病毒卡
“电脑病毒”一词最早出现在1984年。1986年,第一个电脑病毒诞生,具有代表性的是“小球”和“石头”。中国最早于1988年发现计算机病毒。
国外反病毒技术一度领先我国许多年,但一直是用软件防毒、杀毒。而中国率先开发出了硬件防毒。1990年4月,国内首块防病毒卡出自深圳“华星”,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块防病毒卡。1991年,瑞星也推出了防病毒卡,产品份额占据市场一半以上。另有北京华能、南京新创以及广州优益等几家公司也推出过防病毒卡。
CPU、显卡、声卡是硬件爱好者收藏最多的三大件。90年代中后期,各种硬件纷纷亮相,巧笔难摹。无数“硬件狂人”陷入了痴迷和癫狂,甚至为超频发明了“铅笔破解大法”等。现在的人已经很难理解这种情怀,时间让一切变成了枯黄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