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喜讯 | CCM藏品数量超7000件
阅读量:89 2025-09-05

CCF计算机博物馆(简称CCM)藏品信息系统统计数据,截止到2025年9月5日,CCM征集的藏品数量已成功突破7000件。这标志着CCM在建设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计算机博物馆的征程中再次迈出了坚实一步。

6月底到9月初,CCM用两个多月时间实现了馆藏由6000件到7000件的突破,期间CCM收到的多批极具历史价值与技术代表性的捐赠,填补了多个领域的馆藏空白,这离不开众多科研机构、高校、科技企业及个人的鼎力支持。

科研机构是国家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其捐赠的藏品展现出我国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向CCM捐赠了156计算机复原模型。156机是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全国产化的火箭控制专用微型计算机,同时也是首台远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制导计算机,曾成功支撑我国首枚洲际运载火箭飞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送返式卫星入轨等关键任务,后续“长征”系列火箭也大量继承其技术成果,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捐赠的156计算机复原模型不仅是航天计算技术的实物见证,更浓缩了老一辈科研人员“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


156机复原模型

高校作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捐赠的藏品多承载着行业奠基性成果。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向CCM捐赠的114机载计算机等比例复原模型,复刻了我国首台设计定型的机载火控计算机,是中国航空电子从自力更生到创新突破的实物象征,与馆藏的156机复原模型形成“空天呼应”,共同诠释了中国计算技术在捍卫国家安全中的核心价值,让“航空报国”的技术传承得以具象化呈现;信息工程大学捐赠了一系列展现了其在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卓越成就的藏品,其中可扩展超导量子芯片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多芯片集成实现量子互联扩展,跨芯片两比特门保真度达到99.57%,刷新同期世界公布的最高纪录;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捐赠了银河鲲腾QW2020量子计算系统模型与银河鲲腾VQS16量子计算系统模型,前者是国际上首台图论问题集成光量子计算系统,后者是世界首台面向实际计算问题的全集成光量子计算系统,展现出了我国在量子计算硬件系统领域的重要成果;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捐赠了宏观离子阱及其芯片形态“方尊一代”,该芯片为构建量子计算平台提供了核心硬件支撑,相关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2030等重大计划支持。


科技企业聚焦于产业前沿与技术落地,向CCM捐赠了众多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藏品,覆盖了量子计算、嵌入式系统、存储等领域。上海图灵智算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了一系列光量子计算领域的物品,其中TuringQ Gen 2大规模可编程光量子计算机,达到了量子优越性级别规模,搭载了32×32薄膜铌酸锂超快可编程芯片,支持超1万变元求解能力与超100比特张量网络模拟量子计算,成果获得“中国芯片科学十大进展奖”深圳研祥集团捐赠了一系列体现其在工业嵌入式领域的创新实力物品,包括国内最早的基于CompactPCI总线的计算系统、国内首款军事级全国产自主加固笔记本、国内首台microTCA架构的基于模块化开放标准的小型高性能交换式计算机系统及国内首款基于PICMG1.0ISA/PCI系统总线架构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捐赠的对象存储首选服务器是腾讯自主设计的业界领先存储解决方案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基因测序仪,直观展现计算机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存储领域藏品中,车规级UFS将存储芯片与控制芯片高度集成,兼具卓越读写速度与抗高温、高湿、高震动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领域,见证存储技术的落地成果。


除了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从技术突破、行业奠基、产业实践等维度向CCM捐赠藏品外,个人捐赠者为博物馆增添了个体视角与充满人文温度的内容,其中不乏其参与研发的技术成果、亲历时代的物件与见证特定领域发展历程的珍贵藏品。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将其主导或参与研发的31件核心技术成果实物捐赠给了CCM,包括“维哈柯文”Windows操作系统、维吾尔文Windows XP专业版/企业版、Serdar“维哈柯文”Linux系统、“维哈柯文”办公软件V5.0、中兴R518维文手机等,涵盖了多语种操作系统、智能输入法、语音识别系统等领域,这些藏品不仅推动了维哈柯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化转型与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记录着中国多语种信息处理技术的开拓历程,更体现了“科技创新不分地域,只要坚持,边疆也能诞生世界级的成果的科学精神”;原山西介休市农机科研所总工程师李世生先生,向CCM捐赠了以TP801单板机为核心的系列藏品,TP801单板机作为20世纪80年代国内普及度较高的早期个人计算机形态,曾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教学实验等场景,是众多技术人员接触计算机技术的“启蒙工具”,其捐赠为研究我国早期计算机技术推广与基层应用提供了珍贵实物样本;CCM历史馆“计算+工业”展厅内容设计负责人、北京双湃智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陶耀东先生,向CCM捐赠了高精SSB-Ⅲ总线型伺服驱动器和基于龙芯2F的高档数控系统LT-GJ301,该数控系统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发的首个基于国产龙芯2F处理器的高档数控系统展现了嵌入式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成果

吾守尔·斯拉木院士捐赠的部分成果


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捐赠,共同筑起了计算机技术历史记忆的“保存库”,让馆藏超7000件的里程碑更具分量与意义。CCM会将对博物馆作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登记至官网荣誉墙http://www.ccfcm.org.cn/ryq/,永远铭记他们的支持与贡献。

目前的藏品数量离CCM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CCM将持续征集具有技术代表性、历史纪念性的计算机相关藏品,期待社会各界继续关注与支持博物馆建设,无论是承载着技术突破记忆的早期计算机设备,还是见证行业变革的各类相关物件,都欢迎积极捐赠。CCM将全力打造成为全球顶尖的计算机科技展示与科普教育殿堂,让藏品绽放时代价值与历史光芒,推动科技记忆的传承与创新。